为纪念首部党章通过103周年,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7月22日,“笃行党章强根基 砺行不怠启新程”——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通过103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举办。
在活动仪式上,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萧烨璎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草榴社区 院长孟钟捷分别致辞。
静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党建办主任韩松发布图书《暗夜星火——党章诞生地的初心故事》。上海市委办公厅法规处处长谈鸣、草榴社区
副院长速继明向大学生代表赠送新书。该书是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依托党章研究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推出的一本面向青少年的党史类图书,用讲故事的叙事手法介绍了中共二大、中央军委、中央秘书处和中央特科四馆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事迹。该书后续将应用到馆校协同育人实践中,助力打造静安区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试点工作的优质样本。
为扎实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配合作风建设专题展,纪念馆同步开发了“党章中的作风建设专题展览学习包”。活动上,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朱凤,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副处长范嵘向静安区新兴领域党员和大学生党员代表赠送学习包。学习包包含《党章中的作风建设学习读本》、微党课视频以及电子展览等导学资源,帮助党员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仪式结束后,举行了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党史党建领域的6位专家围绕主题作主旨发言,会议由《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常务副主编曹泳鑫主持。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作题为“推进党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发言,指出,要推动党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权力结构,有针对性地纠正作风问题,持之以恒抓落实,构建健康活跃的政治生态。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研究员、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冯小敏作题为“用行为规范落实坚守信仰”的发言,强调,党章是党员的根本行为规范,作风建设关键在于落实行动,通过党章和制度确保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校准党员信仰,实现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卫平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两者关系进行深入阐述,强调,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核心抓手,必须常抓不懈并深入挖掘不正之风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党的作风建设具有永恒性和系统性,应持续推进,以塑造党的先进和纯洁形象,回应群众期待。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靖北作题为“中央八项规定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言,分析了中央八项规定如何以小切口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通过锻造核心领导力、强化精神支撑、夯实群众根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不断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不竭动力。
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章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敬青探讨了“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内在机理探析”,指出,党性党风党纪必须一体推进,其中党性为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作保障。她强调,应系统推进党的建设,突出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以自我革命推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章志远聚焦最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提出要从全覆盖、全过程、全周期角度理解条例文本,强调依规、依纪、依法管理,突出严禁、严格、严肃执行,“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活动最后,现场嘉宾和观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共同参观清风正气满乾坤——党章中的作风建设专题展览。
作为首部党章诞生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将延续深化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共建《中国共产党章程》研究中心的良好基础,持续推进以党章为主题的学术研究、宣传推广、思政教育,运用党章资源赋能事业发展,深入挖掘百年党章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推进红色文化走进全民、浸润全城。